詳細說明
脫蠟鑄造是由古代鑄造工藝發展而來的。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,我國古代工匠就在青銅器的制造中廣泛采用了失蠟鑄造工藝。當時的工匠根據蜂蠟的可塑性和熱揮發性的特點,首先將蜂蠟雕刻成需要形狀的蠟模,再在蠟模外包裹黏土并預留一個小洞,晾干后焙燒,使蠟模氣化揮發,同時黏土則成為陶瓷殼體,殼體內壁留下了蠟模的陰模。這時再將熔化的金屬沿小孔注入殼體,冷卻后打破殼體,即獲得所需的金屬鑄坯。現代失蠟鑄造技術的基本原理并無二致,只不過更加復雜精密。這主要體現在對蠟模的型位精確的要求更加嚴格。現代工藝中蠟模的獲得不只是對蠟的直接雕刻,還可以通過對金屬原模(版)的硅膠模壓得到陰模,再由硅膠陰模注蠟后得到蠟模。澆鑄材料也不再是黏土,而代以鑄造石膏。這樣的產品比古代的鑄件精細得多。
脫蠟鑄造具有一般傳統鑄造、鍛造、機械切削成型法所沒有的特征與優點,且適用任何材質及更彈性化量產的能力,所以脫蠟鑄件應用涵蓋范圍廣泛,從天上的飛機、地上的車輛、海上的船舶到各產業機械設備及休閑藝術用品都可承制。
上一篇:沒有了
下一篇:沒有了